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切感悟伟大抗战精神,会计学院“寻迹时光团”青年实践团队于暑期踏上“鲁韵烽火·青春接力”征程,深入探访山东省六处铭刻民族记忆的红色地标。
精选路线,串联齐鲁革命长卷
团队精心选取威海刘公岛、菏泽单县烈士牌坊群、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旧址、博兴县烈士陵园、淄博革命烈士陵园、青岛莱西市建东红色博物馆为主要实践地点。这条跨越胶东、鲁中、鲁西南的路线,犹如散落齐鲁的精神坐标,串联起从甲午国殇到解放战争的军民奋斗史。其独特的历史印记与地域文化,共同构筑了一幅从“铭记屈辱”到“浴血抗争”、从“赢得胜利”到“传承薪火”的完整而震撼的爱国主义教育长卷。
躬身实践,激扬青春使命担当
在每一寸浸染英魂的土地上,实践队员们用心丈量历史的厚度,用行动诠释青春的担当。菏泽单县,队员们拜访了退役老兵,围绕中国梦主题,聆听老兵讲述军旅生涯与退役生活,探寻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深层联系,并送上关怀与慰问。从老兵的寻常话语中队员们聆听烽火岁月,于平凡身影中感受家国担当。


在博兴县革命烈士陵园祭奠后,团队成员来到革命历史纪念馆。在这里,队员们化身讲解员,以年轻的视角,生动的语言开展抗战历史、抗战精神和山东红色故事的微宣讲,将当年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热血故事与深沉的家国情怀传递给更多人。

在刘公岛,面对黄海波涛,团队成员们沉思“落后就要挨打”的警世箴言,深入了解甲午战争的脉络历史和惨痛教训;在单县庄严肃穆的牌坊群前,透过斑驳碑文,体味早期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赤胆忠诚;驻足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旧址,青年学子同频共振,感悟烽火年代同龄少年投笔从戎的家国大义;在淄博革命烈士陵园里,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之心祭奠忠魂,聆听跨越时空的英雄壮歌;在莱西建东博物馆,队员们凝视展柜中的革命用品,搪瓷缸上的标语、泛白的旧军装,无声诉说着那段艰难的光辉岁月。

镜头定格历史,传承抗争精神
实践全程,队员们用镜头忠实记录每一个触动瞬间:陵园里庄严肃穆的祭奠、老兵动情讲述的皱纹、旧址斑驳墙体的印记、展柜中无声的文物。这些素材被精心剪辑成系列短视频,通过视频号、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将实践见闻、历史感悟与红色故事转化为可视化、易传播的青春叙事,让跨越时空的抗战精神在更广阔的网络空间激荡回响。

这趟“鲁韵烽火·青春接力”之旅,团队成员们通过身临其境的探访、沉浸式的感悟和脚踏实地的服务,感受了这深刻的精神洗礼。他们不仅重温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峥嵘岁月,深切缅怀了为国捐躯的先烈,更在灵魂深处汲取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伟力。队员们誓言,必将这浸润心田的红色力量,化作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勇担时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