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会计学院于7月15日-8月15日组织开展了暑期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学院领导班子、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及学工团队,先后走访了济南、东营等地10多家优质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共商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在东营市的企业走访过程中,团队重点考察了正大东营"虾稻共生"项目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资产评估专业负责人张晓媛与企业财务负责人围绕农业企业特有的成本核算体系、税务筹划方案等专业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研讨,双方一致认为现代农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对财务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通威东营"渔光一体"项目基地,团队详细了解了这种创新模式的投融资结构和盈利模式,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王玉麟特别强调,未来三年计划招聘20名具备新能源行业财务分析能力的毕业生。学院表示将把这些鲜活案例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能源与传统农业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提升就业竞争力。
在山东舜源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的走访中,校企双方围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入交流。公司负责人侯绪军就产学研合作提出了建议,他指出,当前企业对既懂财务又熟悉知识产权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特别是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评估等业务领域存在较大人才缺口。学院团队重点考察了知识产权财务管理实务,双方就专业人才培养达成多项共识:一方面,学院将整合现有课程资源,适当增加知识产权评估、科技成果转化财务管理等实务内容;另一方面,舜源公司将为学院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包括接收实习生、参与案例教学等。这一合作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也为培养适应新兴领域需求的复合型财经人才开辟了新路径。
在山东中财税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双方就财税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交流。总经理王祥详细介绍了财税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趋势,特别强调了对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要求。会计学专业负责人姜艳丽表示,将结合企业反馈意见,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提升学生在智能财税系统应用、大数据财务分析等方面的专业应用能力。企业对学院往届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评价,特别赞赏毕业生在业财融合方面的突出表现,表示期待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财税人才。双方还就共建“智能财税”实训基地达成初步意向,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实践平台。山东省益众人才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与学院学工团队就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进行了专题研讨。双方深入分析了当前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面临的挑战,就如何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达成多项共识。未来学院将积极与企业沟通,联合开展邀请企业HR进校、共建就业实习信息平台等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系列活动,充分利用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个性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本次专项行动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加深了学院与企业的相互了解,更为校企深度合作开辟了新路径。未来,学院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常态化企业走访机制,定期调研行业需求;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三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指导水平。下一步,会计学院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盟、举办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财经人才,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